02333-軟件工程

8 minute read

Published:

第一章

軟件危機

  •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軟件生產率、軟件質量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人們通常把這些現象稱為軟件危機

軟件工程概念的提出

  • 軟件工程概念的提出,其目的是倡導以工程的原理原則和方法進行軟件開發, 以期解決出現的“軟件危機”
  • 軟件工程這一術語首次出現在1968年的NAT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會議上!

軟件工程的定義

軟件工程是應用計算機科學理論和技術以及工程管理原則和方法,按預算和進度實現滿足用戶要求的軟件產品的工程,或以此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軟件工程的發展

  • 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 主要成果:提出瀑布模型、開發了諸多過程式語言(如C語言、Pascal語言)和開發方法(如Jackson方法、結構化方法)、開發了一些支持工具(調試工具、測試工具)。
    • 特征:前期主要研究系統實現技術,後期開始關注軟件質量軟件工程管理
  • 20世紀80年代以來

    • 主要成果:提出《軟件生存周期過程》、開展計算機輔助工程(CASE)、面向對象語言(如Smalltalk、C++)、提出面向對象軟件開發方法等。
    • 特征:開展了一系列有關軟件生產技術,特別是軟件復用技術軟件生產管理的研究和實踐。
  • 簡述軟件工程與軟件危機的概念以及提出軟件工程概念的目的。
    • 軟件工程是應用計算機科學理論和技術以及工程管理原則和方法,按預算和進度實現滿足用戶要求的軟件產品的工程,或以此為研究對象的學科;(2分)
    • 軟件生產率、軟件質量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把這一現象稱為軟件危機;(2分)
    • 軟件工程概念的提出,其目的是倡導以工程的原理、原則和方法進行軟件開發,以期解決出現的”軟件危機”。(1分)

計算機軟件

計算機軟件一般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序及其文檔程序是對計算機任務的處理對象和處理規則的描述;文檔是為了理解程序所需的闡述性資料

軟件開發的本質

  • 軟件開發的目標是將問題域中的概念映射為運行平台層面上的概念,把問題域中的處理邏輯映射為運行平台層面上的處理邏輯;

  • 軟件開發就是要彌補問題域與運行平台之間的距離,從而在二者之間直接進行映射。

graph LR
id1[不同抽象層的映射]
id2[如何實現映射,技術層面]
id3[如何管理映射,管理層面]
id4[過程方向,軟件開發邏輯]
id5[過程途徑,軟件開發段]
id6[包括軟件項目的規劃,組織,人員安排,控制和領導]
id7[基本手段是問題建模]

id1-->id2
id1-->id3
id2-->id4
id2-->id5
id5-->id7
id3-->id6
  • 概念:不同抽象層術語之間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層處理邏輯之間的“映射”,實現這一映射的基本途徑:系統建模。

  • 內容:

    • 一是如何實現這樣的映射,這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 二是如何管理這樣的映射,以保障映射的有效性和正確性,這是管理層面的問題。

  • 簡述軟件開發的本質及其涉及到的問題。

    • 軟件開發的本質概括為:不同抽象層術語之間的”映射”,以及不同抽象層處理邏輯之間的”映射”。(2分)
    • 它涉及到兩方面的問題:
      • 一是如何實現這樣的映射,這是技術層面上的問題;(1分)
      • 二是如何管理這樣的映射,以保障映射的有效性和正確性。這是管理層面上的問題。(2分)

模型

  • 模型,簡單地說,是待建系統的任意抽象,其中包括所有的基本能力、特性或其他一些方面,而沒有任何元余的細節。
  • 進一步說,模型是在特定意圖下所確定的角度和抽象層次上對物理系統的描述,通常包含對該系統邊界的描述、對系統內各模型元素以及它們之間關系的語義描述。
  • 在軟件開發中,軟件系統模型大體上可分為兩類:概念模型軟件模型。(在軟件開發領域,分層的基本動機是為了控制開發的復雜性。)
    • 概念模型:在需求層上創建的系統概念模型是對客觀事物系統的抽象,即標識要解決的問題,或稱問題定義。
    • 軟件模型:設計模型、部署模型、實現模型
  • 簡述何謂系統模型以及軟件開發中所涉及的系統模型分類。
    • 模型是待建系統的任意抽象;(1分)
    • 該抽象是在特定意圖下所確定的角度和抽象層次對物理系統的一個描述。(1分)
    • 描述其中的成分和成分之間所具有的特定語義的關系,還包括對該系統邊界的描述;(1分)
    • 兩類:概念模型和軟件模型。軟件模型又可進一步分為設計模型、實現模型和部署模型等。(2分)

第二章

需求定義

  • —個需求描述了待開發產品 /系統功能上的能力性能參數其他性質
  • 對於單一一個需求,必須具有5個基本性質(NUTTM):
    • 必要的(Necessary:該需求是用戶所要求的;
    • 無歧義的(Unambiguous):該需求只能用一種方式解釋;
    • 可測的(Testable):該需求是可進行測試的;
    • 可跟蹤的(Traceable):該需求可從一個開發階段跟蹤到另一個階段;
    • 可測量的(Measurable):該需求是可測量的。

需求分類

需求分類描述
功能需求規約了系統或系統構件必須執行的能力,是整個需求的主體
非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規約了一個系統或構件在性能方面心須具有的一些特性。
非功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規約了系統或構件必須與之交互的用戶、硬件、軟件或數據庫元素,其中也可能規約交互格式、時間或其他因素。
非功能需求設計約束:限制了軟件系統或構件的設計方案的范圍。需考慮法規政策、硬件限制等。
非功能需求質量屬性:規約了軟件產品所具有的一個性質(包括功能和其他需求)必須達到其質量方面一個所期望的水平。
  • 質量屬性
    • 可靠性:軟件系統在指定環境中沒有失敗而正常運行的概率。
    • 存活性:當系統的某一部分不能運行時,該軟件繼續運行。
    • 可維護性:發現並改正一個軟件故障或對特定的范圍進行修改所要求的平均工作。
    • 用戶友好性:學習和使用一個軟件系統的容易程度。

需求發現技術

  • 初始發現需求的常用技術包括以下幾個:
    • 自悟(Introspection):需求人員把自己作為系統的最終用戶,審視該系統並提出問題
    • 交談(Individual Interview):為確定系統應該提供的功能,需求人員通過提出問題/用戶回答這一方式,直接詢問用戶需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系統。
    • 觀察(Observation):通過觀察用戶執行其現行的任務和過程,或通過觀察他們如何操作與所期望的新系統有關的現有系統,了解系統運行的環境,特別是了解要建立的新系統與現存系統、過程以及工作方法間必須進行的交互。
    • 小組會(Group Session ):舉行客戶和開發人員的聯席會議,與客戶組織的一些代表共同開發需求。
    • 提煉(Extraction) 復審技術文檔,並提取相關信息。

需求規約定義

graph TD
id1[需求:概念模型]
id2[設計:設計模型]
id3[實現:實現模型]
id4[部署:部署模型]


id1-->id2
id2-->id3
id3-->id4
  • 需求規約是一個軟件產項/產品 /系統所有需求陳述的正式文檔,它表達了一個軟件產/系統的概念模型
    • ISNCC
    • 重要性和穩定性程度(Ranked for Imortance and Stability):按需求的重要性和穩定性對需求進行分級,如基本需求、可選需求和期望需求;
    • 可修改的(Modifiable):在不過多地影響其他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容易地修改一個單一需求;
    • 完整的(Complete):沒有被遺漏的需求;
    • 一致的(Consistent):不存在互斥的需求。

需求規約的表達

  • 非形式化的需求規約:
    • 以一種自然語言來表達需求規約,如同使用一種自然語言寫了一篇文章。
    • 適用於規模比較小的、復雜程度不大高的小型軟件項目,或在獲取SRS (草案)時使用的。
  • 形式化的需求規約:
    • 以一種基於良構數學概念的符號體系來編制需求規約,一般常伴有解釋性注釋的支持。
    • 主要針對質量(特別是安全性)要求比較高的軟件產品/系統或其中某一部分。
  • 半形式化的需求規約:
    • 半形式化符號體系(包括術語表、標准化的表達格式等)來表達需求規約;
    • 一些有能力的組織針對大型復雜項目,在開發需求文檔時往往使用系統化的需求獲取、分析技術和工具。
  • 需求規約的作用可概括為以下4點:
    • 需求規約是軟件開發組織和用戶之間一份事實上的技術合同書,是產品功能及其環境的體現
    • 對於項目的其余大多數工作,需求規約是一個管理控制點
    • 對於產品 / 系統的設計,需求規約是一個正式的、受控的起始點
    • 需求規約是創建產品驗收測試計劃和用戶指南的基礎,即基於需求規約一般還會產生另外兩個文檔—初始測試計劃用戶系統操作描述

第三章

結構化需求分析

  • 在進行軟件系統 產品的需求工作中,通常面臨三大挑戰:
    • 問題空間理解
    • 人與人之間的通信
    • 需求的變化性
  • 應對三大挑戰的軟件開發方法:
    • 結構化方法、
    • 面向數據結構方法、
    • 面向對象方法等。
  • 結構化需求分析基本術語
    • 數據流:在結構化分析方法中,數據流數據流動
    • 加工:加工數據變換單元,即它接受輸入的數據,對其進行處理,並產生輸出;在使用中,一般給出標識,且標識為動賓結構
    • 數據存儲:在結構化分析方法中,數據存儲數據靜態結構
    • 數據源:數據源是數據流起點
    • 數據潭:數據潭是數據流歸宿地
    • 數據流和數據潭是系統之外的實體,可以是或者其他軟件系統
graph LR
id2[數據源和數據潭]
id1((數據流))
id3[數據存儲]
id2--加工符號-->id1
id1-->id3
style id3 fill:#ffffff,stroke-width:1px 0px 1px 0px
style id2 fill:#ffffff
style id1 fill:#ffffff

系統功能模型表示

  • 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務是建立系統功能模型
  • 結構化分析方法給出一種能表達功能模型的工具,即數據流圖( Dataflow Diagram),簡稱DFD圖
  • DFD圖是一種描述數據變換的圖形化工具, 是一種表達待建系統功能模型的工具。
工具階段
HIPO圖總體設計的工具設計
N-S圖詳細設計工具設計
PAD圖詳細設計工具設計
DFD圖結構化分析方法的表達功能模型的工具分析

建模過程

  • 自頂向下,功能分解
graph TB
id1[建立系統環境圖,確定系統語境]
id2[自頂向下,逐步求精,建立系統的層次數據流圖]
id3[定義數據字典]
id4[描述加工]

id1-->id2
id2-->id3
id3-->id4
  • 1 建立系統環境圖,確定系統語境
    • 結構化方法通過系統頂層數據流圖來定義系統語境
      • 數據源和數據潭以及與之相關的數據流較易確定;
      • 對於最頂層的 “大加工”,其標識一般采用代建系統名字。
  • 2 自頂向下,逐步求精,建立系統的層次數據流圖
    • 這些圖互為 “父子”關系:
    • 從0層開始就對其中的”加工”進行編號:子圖號。加工順序號。
  • 3 定義數據字典
    • 目標:定義數據流圖包含的所有數據流數據存儲數據結構,直到給出構成以上數據的各數據項的基本數據類型。
    • +:數據A是由數據B和數據C順序構成的,並記為”+
      • 例:學生成績=姓名+性別+學號+科目+成績
    • |:數據A是由數據Bo或是由數據Co定義的, 即數據不可能同時是Bo或Co,並記為”!
      • 例:性別=男女
    • {}:數據A是由多個重復的數據B構成的,並記為”{}
      • 例:學生成績表=(學生成績}
符號描述
=定義為
+順序
|選擇
{}重復
m..n子界
  • 4 描述加工
    • 目標:給出每一加工的小說明;對DFD圖中每一加工給出加工的輸入數據輸出數據間的關系,即從外部來視察一個加工的邏輯。
    • 結構化自然語言:
      • 適用於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比較簡單的情況。
      • 結構化自然語言的語法有內、外兩層:
      • 外層語法描述操作的控制結構,如順序、選擇、循環等:
      • 內層語法沒有什麼限制,一般使用自然語言描述。
      • 特點
        • 沒有形式語言那樣嚴格:
        • 簡單易懂,又避免了自然語言結構松散的缺點。
    • 判定表
      • 適用於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比較復雜的情況。
      • 通常用於描述不易用自然語言表達清楚或需要大篇幅才能表達清楚的加工。
      • 適用於當描述的加工由一組操作組成,且是否執行某些操作或操作的執行情況取決於一組條件時。
    • 判定樹
      • 適用於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比較復雜的情況。
  • 簡述結構化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驟。
    • 建立系統環境圖,確定系統語境;(1分)
    • 自頂向下,逐步求精,建立系統的層次數據流圖;(2分)
    • 定義數據字典(1分)
    • 過結構化自然語言、判定樹判定表等工具,來描述加工。(1分)
    • 助記:建圖、求精、字典、加工。

結構化需求分析

  • 抽象分解是結構化分析方法采用的兩個基本手段:
  • 抽象:從上往下,逐步概括,關注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細節。
  • 逐步求精:自頂向下,把要解決的問題分解為多個步驟或階段,每一步是對上一步結果的細化,直到底層的加工足夠簡單。
  • 需求階段的主要任務:需求發現、需求分析和需求驗證,最終形成系統的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

結構化設計

  • 結構化設計的主要任務: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定義滿足需求所需要的結構,即針對給定的問題,給出該問題的軟件解決方案,確定”怎麼做“的問題。
  • 為控制軟件設計的復雜性,結構化設計進一步分為總體設計詳細設計
  • 總體設計將系統分解成一個個”黑盒子”,詳細設計描述其細節。
  • 模塊軟件中具有特定標識的獨立成分;是執行一個特殊任務的一個過程以及相關的數據結構。
  • 模塊調用模塊之間的一種使用關系。
  • 總體設計基本任務:
    • 把系統的功能需求分配到一個特定軟件體系結構中,建立系統的模塊結構,只聲明其作用或功能。
  • 模塊結構圖是一種描述軟件 “宏觀”結構的圖形化工具
    • 較高層級:控制(或管理)模塊
    • 較低層級:從屬模塊
  • HIPO圖 ”層次圖+輸入/處理/輸出”
    • h:層次
    • IPO:輸入處理輸出

總體設計步驟

graph TB
id1[系統的DFD圖]
id2[初始的模塊結構圖,基於*高內聚低耦合這*一軟件設計原理模塊化]
id3[最終的,可供詳細設計使用的模塊結構圖]
id1-->id2
id2-->id3
  • 為了控制軟件設計的復雜性,結構化設計進一步分為總體設計詳細設計,前者將系統分解成一個個”黑盒子”,其細節描述是後者的任務。
  • 結構化設計分為總體設計詳細設計,而詳細設計要提供實現該模塊功能的具體算法
  • 變換型數據流圖
    • 具有較明顯的輸入部分和變換(或稱主加工)部分之間的界面 、變換部分和輸出部分之間界面的DFD圖
    graph TB
    id1[設計准備,復審並精化系統模型]
    id2[確定輸入,變換,輸出這三部分之間的邊界]
    id3[第一級分解:系統模塊結構圖頂層和第一層的設計]
    id4[第二級分解:自頂向下,逐步求精]
    id1-->id2
    id2-->id3
    id3-->id4
    
    
  • 事務型數據流圖
    • 數據到達—個加工T,該加工T根據輸入數據的值,在其後的若干動作序列(或稱一個事務)中選出一個來執行。
    • 處理T稱為事務中心,完成以下任務:
    • 接收輸入數據;
    • 分析並確定對應的事務:
    • 選取與該事務對應的一條活動路徑。
    graph TB
    id1[設計准備,復審並精化系統模型]
    id2[確定事務處理中心]
    id3[第一級分解:系統模塊結構圖頂層和第一層的設計]
    id4[第二級分解:自頂向下,逐步求精]
    id1-->id2
    id2-->id3
    id3-->id4
    
    
  • 結構化設計方法基於”自頂向下,功能分解“的基本原則,針對兩種不同類型的數據流圖,分別提出變換設計事務設計
    • 變換設計目標:將變換型數據流圖映射為模塊結構圖
    • 事務設計目標:將事務型數據流圖映射為模塊結構圖
  • 變換設計與事務設計的區別及聯系
    • 區別:分別從兩者的目的、組成、任務來看。
    • 變換設計:
      • 將變換型數據流圖映射為模塊結構圖;
      • 組成:獲取數據、變換數據(核心)和輸出數據;
      • 設計一個主控模塊來協調和控制其他模塊,比較機械。
    • 事務設計
      • 將事務型數據流圖映射為模塊結構圖;
      • 事務中心需完成3個任務:接收數據、分析並確定事務和選取活動路徑。
    • 聯系:以變換設計為主,事務設計為輔。
  • 總體設計分為3階段:
    • 第一階段:初始設計(將給定的數據流圖轉換為初始的模塊結構圖
    • 第二階段:精化設計(”高內聚低耦合”,精化模塊結構圖,設計數據結構接口
    • 第三階段:復審階段(對高層軟件結構進行復審,精化)

模塊化及啟發式規則

  • 如何將系統分解成軟件模塊:”分而治之”和”抽象”
  • 如何設計模塊:偽碼、問題分析圖PAD、N-S圖
  • 模塊化:即把一個待開發的軟件分解成若干簡單的、具有高內聚低耦合的模塊的過程。【模塊=接口+模塊體】
  • 結構化軟件設計是一種典型的模塊化方法,而模塊化是系統設計基本原理/原則之一!
  • 耦合:不同模塊之間相互依賴程度的度量
  • 內聚:一個模塊內部各成分之間相互關聯程度的度量
  • 衡量模塊獨立性的指標:耦合和內聚:
  • 模塊化的目標:基於模塊 “高內聚低耦合”的原則,提高模塊獨立性
  • 耦合:(從高到低,低為好)
    • 記:內功控記數
    • 內容耦合(Content),一個模塊直接修改操作另一個模塊的數據。耦合程度最高,盡量避免使用
    • 公共耦合(Common),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模塊共同引用一個全局數據項
    • 控制耦合(Control),一個模塊通過接口向另一個模塊傳遞一個控制信號(如開關量、標志),接收信號的模塊根據信號值進行適當的動作。
    • 標記耦合(Stamp),模塊A通過接口向兩個模塊B和C傳遞一個公共參數,稱模塊B和C間存在一個標記耦合。
    • 數據耦合(Data),模塊之間通過參數來傳遞數據。 耦合程度最低,存在普遍
    • 模塊之間通過參數來傳遞數據。耦合程度最低,存在普遍
  • 設計原則:
    • 盡量使用數據耦合少用控制耦合
    • 少用控制耦合
    • 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圍
    • 盡量避免使用內容耦合
  • 內聚(從低到高,高為好)
    • 記:偶然排便通順,腸功能良好
    • 偶然內聚(Coincidental Cohesion),各模塊間沒有關聯
    • 通信內聚(Communication Cohesion),模塊各成分都操作或生成同一數據集
    • 順序內聚(Sequential Cohesion),一個成分的輸出作為另一成分的輸入
    • 功能內聚(Functional Cohesion),模塊對完成功能充分必要
  • 啟發式規則
    • 實現高內聚低耦合的啟發式規則:
    • 改進軟件結構,提高模塊獨立性;
    • 力求深度、完度、扇出和扇入適中。(扇出3或4)
    • 盡力使模塊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之內盡力降低模塊接口的復雜度;
    • 力求模塊功能可以預測。
  • 名詞解釋
    • 控制域:模塊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間接從屬於它的模塊集合。
    • 作用域:受該模塊內一個判定所影響的所有模塊的集合。
    • 深度:控制的層數,粗略標志一個系統的規模和復雜程度。
    • 寬度:同一個層次上模塊總數的最大值(受扇出影響)。
    • 扇入:表明有多少個上級模塊直接調用它。
    • 扇出:一個模塊直接調用的下級模塊數目。
  • 設計得很好的軟件結構:
    • 頂層模塊:扇出較大;
    • 中間層模塊:扇出較小;
    • 底層模塊:扇入較大:
    • 注意:模塊的扇入大,即共享該模塊的上級模塊數目越多,可提高軟件的復用性
  • 往往能粗略地標志一個系統的規模和復雜程度是模塊的深度
  • 在一個軟件結構中,寬度是指同一個層次上模塊總數的最大值,而對寬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模塊的扇出
  • “指受該模塊內一個判定所影響的所有模塊的集合” 稱為模塊的作用域
  • —個模塊通過傳遞開關、標志對某一模塊的多種功能進行選擇,則這兩個模塊之間的耦合方式是控制耦合
  • 兩個模塊之間把簡單的數值作為參數傳遞,這種耦合方式為數據耦合
  • 如果一個模塊的各個成分和同一個功能密切相關,而且一個成分的輸出作為另一個成分的輸入,則該模塊的內聚是順序內聚
  • 所謂模塊化是指按照的高內聚低耦合設計原則,形成一個相互獨立但又有較少聯系的模塊結構的過程。而模塊通常由接口和模塊體組成。
  • 耦合和內聚是衡量模塊獨立性的兩個定性指標。
  • 指受模塊內一個判定所影響的所有模塊的集合,稱為模塊的作用域
  • 模塊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間接從屬於它的模塊的集合,稱為該模塊的控制域

詳細設計

  • 目標:將總體設計階段產生的系統高層結構映射為以這些術語所表達的低層結構,即系統的最終結構。
  • 任務:具體描述模塊結構圖中的每一個模塊,即給出實現模塊功能的實施機制,包括一組例程和數據結構,從而精確地定義了滿足需求規約的結構。
  • 結構化程序設計
    •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是一種基於結構的編程方法,采用順序結構、選擇結構以及重復結構進行編程, 每一結構只允許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
    • 實際上,用順序結構和循環結構完全可以實現選擇結構;
    • 理論上最基本的控制結構只有兩種:順序結構循環結構
    • 詳細設計工具
      • 圖形、表格、語言
      • 程序流程圖(程序框圖)
        • 優點:對控制流程的描繪很直觀,便於初學者掌握。
        • 缺點:不是一種逐步求精的工具、影響甚至破壞好的系統結構設計、不宜表示數據結構。
      • 盒圖(N-S圖)
        • 支持”自頂向下逐步求精”
          • 順序
          • IF-THEN-ELSE型
          • CASE型
          • 循環
          • 調用子程序P
        • PAD圖(問題分析圖)
          • 二維樹形結構圖;自上而下、從左向右
          • 順序
          • 選擇
          • CASE型多分支
          • WHILE型循環
          • UNIIL型循環語句標號
          • 定義
      • 類程序設計語言PDL
        • “混合” 語言
        • 借用某種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的關鍵字作為語法框架;
        • 使用某種自然語言的詞匯。
graph TB
id1[結構化設計工具]
id2[總體設計工具]
id3[詳細設計工具]
id4[模塊結構圖]
id5[層次圖]
id6[HIPO圖]
id7[程序流程圖]
id8[盒圖]
id9[PAD圖]
id10[類程序設計語言]

id1-->id2
id1-->id3
id2-->id4
id2-->id5
id2-->id6
id3-->id7
id3-->id8
id3-->id9
id3-->id10

第四章 面向對象方法-UML

  • 面向對象技術的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UML (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 UML:一種圖形化建模語言,給出表達客體、客體關系的術語以及表達模型的工具。
  • UML把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分為8大范疇,引入8個術語,表達客觀事物:
  • 類與對象、接口、協作、用況、主動類、構件、制品、節點

類和對象

  • 類:一組具有相同屬性、操作、關系和語義的對象的描述
  • 對象:的一個實例
  • 用於抽象客觀世界中的事物,有一組屬性操作

類的屬性(Attribute)

[可見性]屬性名[':'類型][[‘多重性’]] ]  
['='初始值][{','性質串}]
  • 例1:+ origin:Point =(0.0)
  • 例2: #visibility:Boolean
  • 可見性
    • + :公有的(public)
    • # :受保護的(protecte)
    • -:私有的( private)
    • ~ :包內的
  • 類型是對屬性實現類型的規約, 與具體實現語言有關。
  • 多重性用於表達屬性值的數目,即該類實例的這一特性可以具有的值的范圍。
    • 例1:colors[3]]:Color , $3$種顏色
    • 例2:points[2..*]]:Point. $2- \infty$
  • 性質串:表達該性具有的性質
  • 屬性的作用范圍:
    • 類范圍的屬性:該屬性被該類對象所共享,屬性名和類型表達式下畫線段
    • 實例范圍的屬性:無線段

類的操作

[可見性]操作名['('參數表')'[':'返回類型']
[性質串{','性質串}]
  • 操作名:操作名是該操作的標識,通常是以小寫字母開頭的動詞或動詞短語
  • 操作的作用范圍:
    • 類范圍的屬性:該屬性被該類對象所共享,屬性名和類型表達式下畫線段
    • 實例范圍的屬性:無線段

接口

  • 接口是操作的一個集合,其中每個操作描述了類、構件或子系統的一個服務。
  • 接口表示通常有兩種形式:
    • 采用具有分欄和關鍵字 《interface》的矩形符號來表示:
    • 采用小圓圈和半圓圈來表示。

協作

  • 協作是一個交互,涉及交互的三要素:交互各方、交互方式以及交互內容;交互各方之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某種協作性行為。
    • 圖: 虛線的橢圓
  • 用況是對一組動作序列的描述,系統執行這些動作應產生對特定參與者有值的、可觀察到的結果。
    • 圖: 實線的橢圓
  • 主動類是一種至少具有一個進程或線程的類。
  • 構件是系統設計中的一種模塊化部件, 通過外部接口隱藏了它的內部實現。

表達

  • 表達關系的術語:關聯、泛化、細化、依賴
  • 關聯類目之間的一種結構關系,是對一組具有相同結構、相同鏈的描述
  • 是對象之間具有特定語義關系的抽象,實現之後的鏈通常稱為對象之間的連接
    • name
    • name direction
    • association
    • 例: {<張三,聯想>,<李四,尚德>,<王五,百度>}
  • 關聯名(Name) 用於描述關聯的一定內涵
  • 導航對於—個給定的類目,可以找到與之關聯的另一個類目,這稱為導航。
  • 角色(Role) 角色是關聯一端的類目對另一端的類目的一種呈現。
  • 可見性
    • + :公有的(public) :公共可見
    • # :受保護的(protecte):該端的對象只有另一端的 “子孫”是可訪問的
    • -:私有的(private):對該關聯之外的任何對象而言,該端的對象是不可見的
    • ~ :包內的:在同一包中聲明的類是可訪問的
  • 多重性:Multiplicity:類中對象參與一個關聯的數目,稱為該關聯的多重性。
  • 限定符:限定符是一個關聯的屬性或屬性表,這些屬性的值將與該關聯相關類的對象集做了一個劃分。

聚合

  • 聚合(Aggregation):通過”一個類是另一類的一部分”這一性質,對關聯集進行分類, 凡滿足這一性質的關聯,都稱為一個聚合。
    • 例 Compary 聚合 <– 部門

組合

  • 組合(Composition):組合是聚合的一種特殊形式。如果在一個時間段內,整體類的實例中至少包含一個部分類的實例,並且該整體類的實例負責創建和消除部分類的實例,那麼這樣的聚合稱為組合。
  • 關聯類:關聯類是一種具有關聯和類特性的模型元素。一個關聯類,可以被看做一個關聯,但還有類的特性;或被看做一個類,但有關聯的特性。
    • 約束為了進一步描述關聯一端類的性質,UML還給出了6個約束
      • 有序(ordered):表明類中實例是有序的。
      • 無重復對象(set):表明類中對象是沒有重復的。
      • 又重復對象(bag):表明類中對象是有重復的。
      • 有序集合(order):表明類中對象有序且重復。
      • 列表(ist)或序列(sequence):表明類中對象有序但可重復。
    • 只讀(readonly):表明一縣一個鏈由於對象而被填加到所參與的關聯味,即作為該關聯的一個實例時,該鏈不能修改和刪除。

泛化

  • 泛化:泛化是一般性類目(稱為超類或父類) 和它的較為特殊性類目(稱為子類)之間的一種關系,有時稱為 “is-a-kind-of”關系
    • 如果兩個類具有泛化關系,那麼子類可繼承父類的屬性和操作,並可有更多的屬性和操作;
    • 子類可以替換父類的聲明
    • 若子類一個操作的實現覆蓋了父類同一個操作的實現,這種情況被稱為操作多態性,但兩個操作必須具有相同的名字和參數
    • 可以在其他類目之間創建泛化,例如在節點之間、類和接口之間等。
    • 泛化,UML給出了4個約束
      • 完整(Complete):表明己經在模型中給出了泛化中的所有子類,盡管在表達的圖形中有所省略,但也不允許增加新的子類。
      • 不完整(Incomplete):表明在模型中沒有給出泛化中的所有子類,因此可以增加新的子類。
      • 互斥(Disjoint):表明父類的對象最多允許該泛化中的一個子芙作為飛的類型。
      • 重疊(Overlapping):表明父類的對象可能具有該泛化中的多個子類作為它的類型

細化

  • 細化:細化是類目之間的語義關系,其中一個類目規約了保證另一個類目執行的契約

依賴

  • 依賴是一種使用關系,用於描述一個類目使用另一類目的信息和服務
    • 例如,一個類使用另一個類的操作,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被使用的類發生變化,那麼另一個類的操作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 按照UML的觀點,客觀世界一切事物之間的關系都可以用依賴來規約。

  • 簡述關聯、泛化、細化和依賴的概念以及前三者與依賴的關系。
    • 關聯是類目之間的一種結構關系,是對一組具有相同結構、相同鏈的描述。
    • 泛化是一般性類目(父類)和它的較為特殊性類目(子類)之間的一種關系,有時稱為 “is-akind-of” 關系。
    • 細化是類目之間的語義關系,其中一個類目規約了保證另一個類目執行的契約
    • 依賴是一種使用關系,用於描述一個類目使用另一類目的信息和服務

  • 為控制信息組織的復雜性,UML提供了組織信息的一種通用機制一包,支持形成一些可管理的部分。換言之,包可以作為”模塊化”和”構件化”的一種機制。
    • +表示對其他包而言都是可見的
    • #表示對子孫包而言是可見的
    • -表示對其他包而言都是不可見的

4.2 UML的模型表達格式

  • 常用4種建模工具:類圖(結構圖)、用況圖(行為圖)、狀態圖(行為圖)、順序圖(行為圖)

類圖

  • 類圖是可視化地表達系統靜態結構模型的工具,通常包含類、* 接口、關聯、泛化和依賴關系*等。
  • 創建類圖的步驟:
    • 模型化待建系統的概念,形成類圖中的基本元素;
    • 模型化待建系統的各種關系,形成該系統的初始類圖;
    • 模型化系統的協作,給出該系統的最終類圖:
    • 模型化邏輯數據庫模式。

用況圖

  • 用況圖是一種表達系統功能模型的圖形化工具。
  • 一個用況圖通常包含6個模型元素:主題(Subject )、用況(Use cases ) 參與者(Actor)、關聯、泛化、依賴
    • 主題(Subject)由一組用況所描述的一個類,通常是一個系統或子系統。
    • 參與者(Actor)表達了一組高內聚的角色,當用戶與用況交互時,該用戶扮演這組角色。
    • 關聯:一種參與關系,即參與者參與一個用況。
    • 用況之間的3種關系:泛化、擴展、包含。
    • 泛化:用況A和用況B之間具有一般/特殊關系。
    • 依賴的變體:包含(«include»)、擴展(«extend »)
    • 包含:用況A的一個實例包含用況B所規約的行為。
    • 擴展:一個用況A的實例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由另一用況B所規約的行為予以擴展,並依據定義的擴展點位置,B的行為被插入到A的實例中。
  • 用況圖的作用:
    • 為系統建模,描述軟件系統行為的功能結構;
    • 對業務建模,描述企業或組織的業務過程結構。
    • 業務模型和系統模型之間是”整體/部分”關系,
    • 業務模型是整體,而系統模型是業務模型的一個組成部分。
  • 簡用況圖及其通常包含的模型元素。
    • 用況圖是一種表達系統功能模型的圖形化工具。一個用況圖通常包含6個模型元素:
      • 主題(Subject)、用況(Use cases )、參與者(Actor)、關聯、泛化、依賴

狀態圖:

  • 狀態圖是顯示一個狀態機的圖,強調了從一個狀態到另一狀態的控制流。
  • 狀態機:一種行為,規約了一個對象在其生存期間因響應事件並作出響應而經歷的狀態。
  • 狀態:類目的一個實例在其生存中的一種條件(condition)或情況(situation),期間該實例滿足這一條件,執行某一活動或等待某一消息。
    • UML把狀態分為3類:初態(•)、終態(◎)和正常狀態(圓角矩形)
  • 事件:對確定的時空內一個有意義發生的規約。在狀態機的語境下,一個事件意味著有一個會引發狀態轉移的激勵。
    • 內部事件: 指系統內對象之間傳送的事件,例如溢出異常
    • 外部事生指系統和它的參與者之間所傳送的事件,如按一下按鈕,或傳感器的一個中斷。
    • 信號 Signal ) 事件
      • 信號:消息的一個類目,是一個消息類型。像類一樣,信號可以有屬性(以參數形式出現)、操作和泛化。
    • 調用(Call)事件:
      • 調用表示對象接受到一個操作的請求。
    • 時間事件
      • 表示推移一段時間的事件。
      • 通過時間表達式來規約的,例如after 2 seconds, at (1 jan 2007, 12.00).
    • 變化事件
      • 表示狀態的一個變化,或表示某一條件得到滿足。
    • 狀態轉移(一>)
      • 兩個狀態間的一種關系,指一個對象在一個狀態中將執行一些確定的動作,當規約的事件發生和規約的條件滿足時,進入第二個狀態。

順序圖

  • 順序圖:是一種交互圖,由一組對象及按時序組織的對象間關系組成, 包含對象間發送的消息。

第五章 RUP

  • RUP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的突出特點:以一種用況(Use Case) 為驅動的、以體系結構為中心的迭代增量式開發
  • RUP的特點
    • 用況為驅動:
      • 指在系統的生存周期中,以用況作為基礎,驅動系統有關人員對要建立系統的功能需求進行交流,驅動系統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等活動。
      • 用況是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的基本輸入,分析、 設計、實現和測試的結果都可以跟蹤到相應的情況。
    • 以體系結構為中心
      • 指在系統的生存周期中,開發的任何階段都要給出相關模型視角下有關體系結構的描述,作為構思、 構造、管理和改善系統的主要制品。
    • 迭代、增量式開發
      • 指通過開發活動的迭代,不斷地產生相應的增量
      • 在RUP中,規定了4個開發階段:初始階段、精化階段、構造階段和移交階段
    • 四個工作流:需求、分析,設計和實現和測試

需求獲取

  • 工具:采用Use Case技術獲取需求。
  • 目標:使用UML中的用況、參與者及依賴等術語抽象客觀實際問題,形成系統的需求獲職植型一 -種特定的系統/產品模型,並產生該模型視角下的體系結構描述。

  • RUP開展的工作

    要做的工作產生的制品描述
    NO.1 列出候選需求特征(Feature)列表先從客戶、用戶、計劃者、開發者的想法和意願中搜取特征,形成特征表。
    特征是一個新的項(Item)及其簡要描述
    NO.2 理解系統語境領域模型一般用類圖表達,用於捕獲系統語境中的一些重要領域對象類。
    業務對象:表示那些由業務操縱的事物,如訂單、賬目和合同等。
    實在對象(Real-world Objects):如教室、運動場地等。
    事件(Events):如上課鈴響、討論開始等。
    NO.2 理解系統語境業務模型一般用用況圖表達,為捕獲業務處理和其中的業務對象,通過以下2個層次來抽象一個業務。
    為精化業務用況模型中的每一個業務用況表達業務對象的3個術語:工作人員、業務實體、工作單元
    NO.3 捕獲功能需求用況模型目標:創建系統的用況模型,以表達客戶認可的需求一系統必須滿足的條件和能力,作為客戶和開發人員間的一種共識
    用況模型:是系統的一種概念模型,是對系統功能的抽象,包括系統參與者系統用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NO.4 捕獲非功能需求補充需求/針對一些特定需求的用況 
  • 在RUP的每次迭代中都要經歷一個核心工作流,即需求獲取、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

需求分析

  • 目標:在系統用況模型的基礎上,創建系統分析模型及在該分析模型視角下的體系結構描述
  • 分析模型:是系統的一種概念模型,解決系統用況模型中,存在的二義性不一致性等問題,以一種系統化的形式准確表達用戶需求。
  • 基本術語
    • 分析類:類的一種衍型,很少有操作和特征標記,用責任定義其行為,其屬性和關系也是概念性的。
      • 分析類的三類
        • 邊界類:封裝一些重要的通信接口和用戶界面機制
        • 實體類:封裝問題域中的一個重要現象
        • 控制類:封裝一些重要的定序
    • 用況細化:一個協作。針對一個用況,其行為用多個分析類間相互作用來細化,記為用況細[分析」
    • 分析包:一種控制信息組織復雜性的機制,提供分析制品的一種組織手段,形成可管理的部分
      • 分析包特徵
        • 體現問題分離;
        • 高內聚、低耦合:
        • 盡可能體現一個系統的完整頂層設計
  • 分析模型的表達
    • 分析模型由”分析系統”定義,該分析系統包含一組具有層次結構的包,每個包中可包含一些分析類和用況細化[分析]
    • 分析類和用況細化[分析]可單獨出現在分析模型中,以凸顯其在系統體系結構方面的作用。
  • 分析的主要活動
    • 創建系統的分析模型,一般應進行4項活動:體系結構分析、用況分析、類的分析、包的分析
    • 體系結構分析
      • 目標:
        • 通過標識分析包和分析類,建立分析模型和體系結構”骨架” 標識有關分析包和分析類的特定需求。
    • 用況分析
      • 目標:
      • 標識那些在用況事件執行流中所需要的分析類和對象;
      • 將用況的行為,分布到參與交互的各個分析對象:
      • 捕獲用況細化上的特定需求。
    • 類的分析
      • 目標:
        • 標識並維護分析類的責任;
        • 基於它們在用況細化中的角色,標識並維護分析類的屬性和關系;
        • 捕獲分析類細化中的特殊需求。
    • 包的分析
      • 目標:
        • 確保分析包含盡可能與其他包相對獨立;
        • 確保分析包實現了它的目標,即細化了某些領域類或用況;
        • 描述依賴,以利於可以估計未來的變化。
用況模型分析模型
客戶語言開發者語言
給出系統對外視圖給出系統對內視圖
用用況結構化,給出外部視角下的系統結構用衍型類結構化,給出內部視角下的系統結構
用況模型分析模型
客戶和開發者間關於 “系統應做什麼、不應做甚麼”的現約開發者理解系統如何勾固、如何設計、如何實現的基礎
需求間存在冗余、不一致、沖突等需求間不應存在冗余、不一致、沖突等
捕獲系統功能,包括在體系結構方面有意義的功能給出細化的系統功能,包括在體系結構萬面有意義的功能
定義了進一步需在分析模型中予以分析的用況定義了用況模型中每一個用況的細化

設計

  • 目標:定義滿足系統/產品分析模型所規約需求的軟件結構
  • 設計層的4個術語:
    • 設計類
    • 用況細化(設計]
    • 設計子系統和接口
    • 用於表達軟件結構中的基本元素
  • 設計模型、部署模型及相關視角下的體系結構描述
    • 設計模型及其視角下的體系結構描述
      • RUP設計主要結果是系統設計模型,它盡量保持該系統具有分析模型結構,並作為系統實現的輸入。設計模型包括以下元素:
        • 沒計子系統和服務子系統,及其依賴、接口和內容,
        • 設計類,及其具有的操作、屬性、關系、實現需求.
        • 用況細化[設計],描述了用況的設計。
        • 體系結構描述。
    • 部署模型及其模型視角下的體系結構描述
  • 設計的主要活動
    • 活動1:本系結構設計
      • 創建設計模型和部署模型,及其視角下的體系結構描述。
    • 活動2:用況的設計
      • 分析模型的用況細化[分析]是該活動的輸入,對應輸出用況細化[設計]。
    • 活動3:類的設計
      • 完成用況細化[設計]中每一類的角色設計, 完成有關每一類的非功能需求設計。
    • 活動4:子系統設計
      • 確保子系統盡可能獨立於其他子系統或其接口
      • 確保子系統提供正確接口:
      • 確保子系統實現了目標入即給出該子系統提供的接口定義的操作的細化
分析模型設計模型
概念模型,對系統的抽象,無實現細節軟件模型,對系統的抽象,無實現細節
可用於不同設計特定於一個實現
用3個衍型類:控制類、實體類、邊界類用多個行型類,依賴於實現語言
幾乎非形式化較形式化
開發費用少(相對於設計是1:5)開發費用高(相對於分析是5:1)
分析模型設計模型
結構層次少結構層沙多
動態的,很少關注定序動態的,更多關注定序
概括地給出了系統設計,包括系統的體系結構表明了系統設計,包括設計視角下的系統(體系結構
軟件生存周期中不能修改、增加等軟件生存周期中應維護
為構建系統包括創建設計模型,定義一個結構,是一個基本輸入構建系統時,盡可能保留分析模型所定義結構

實現和測試

  • RUP實現活動RUP實現的目標:
    • 基於設計類和子系統生成構件;
    • 對構件進行單元測試、集成、連接;
    • 把可執行的構件映射到部署模型。
輸入活動執行者翰出
設計模型、部署模型、體系結構描述 [設計模型、部署模型角度]實現體系結構體系結構設計者構件概述]、體系結構、 描述[實現模型、部署模型角度]
補充需求、用況模型、設計模型、 實現模型[當前建造]集成系統系統集成者集成建造計劃、實現模型「連續的建造]
集成建造計劃、體系結構描述[實現模型角度1、設計子系統[已設計]、接口[ 已設計]實現子系統構件工程師實現子系統[建造完成], 接口[建造完成]
設計類[已設計]、接口(由設計類提供〕實現類構件工程師構件[完成]
構件[完成]、接口完成單元測試構件工程師構件[已完成單元測試]
  • 簡述RUP設計模型以及包含的元素。
    • 主要結果是系統設計模型,它盡量保持該系統具有分析模型結構,並作為系統實現的輸入。
    • 設計模型包括以下元素:設計子系統和服務子系統,以及它們的依賴、接口和內容。
    • 設計類,以及它們具有的操作屈性、關系及其實現需求。
    • 用況細化[設計]。
    • 體系結構抽達。

第六章 軟件測試

軟件測試的目標

  • 軟件評估:靜態評估(評審、走查和形式化證明)、動態評估(軟件測試)
  • 對軟件測試目的的認識所經歷的階段
    • NO.1:軟件測試和軟件調試無區別
    • NO.2:測試為表明軟件能正當工作
    • NO.3:測試為表明軟件不能正當工作
    • NO.4:測試僅為了將已察覺的錯誤風險減少到可接受的程度。
    • NO.5:測試不僅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理念,即測試是產生低風險軟件的一種訓練。
  • 軟件測試的概念
    • 標准概念: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運行或測定某個系統中過程目的是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清楚了解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間的差異。
  • 好的測試方案:極盡可能去發現迄今為止尚未發現的錯誤的測試方案。
  • 成功的測試:發現工至今為上尚未發現的錯誤的測試。

  • 軟件測試與軟件調試的區別
測試(TEST),找錯誤調試(DEBUG),看程序能不能跑得通
從側面證明程序員的”失敗”證明程序員的正確
從已知條件開始,使用預先定義的程序且有預知結果,不可預見的僅是程序是否通過測試。以不可知的內部條件開始,除統計性調試外,結果不可預見
有計劃、要進行測試設計。不受時間約束
發現錯誤、改正錯誤、重折調試的過程。推理過程。
執行有規程。推理過程。
由獨立的組在不了解軟件設計條件下完成。必須由了解詳細設計的程序員完成。
多數測試的執行和設計可由工具支持。程序員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調試器
  • 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 軟件測試是一個有程序的過程,包括測試設計.測試執行、測試結果比較等。
  • 軟件測試的首要目標是預防錯誤
  • 一個成功的測試可以發現尚未發現的錯誤

軟件測試技術

  • 路徑測試技術
  • 控制流程圖
    • 路徑測試技術:
      • 控制流程圖表達被測程序模型,揭示程序的控制結構
      • 合理選擇一組學過程序的路徑,達到某種測試度量。
    • 與程序流程圖的差異
      • 過程塊的差異,在控制流程圖中不顯示細節,在程序流程圖中著重於過程屬性的描述。
  • 控制流程圖
    • 元素:
      • 過程塊:沒被判定和(或)被節點分開的一組程序語句
      • 判定:一個程序點,此處控制流出現分叉
      • 節點:一個程序點,此處控制流進行匯合
      • 鏈:判定、節點、過程塊之間一種具有特定語義的關系
      • 路徑:一個有程序入口和出口的鏈的集合
  • 測試策略
    • p.179
    • 路徑覆蓋
      • 概念:執行所有可能穿過程序控制流程的路徑.
      • 特點:度量最強,不可實現。
    • 語句覆蓋
      • 概念:至少執行程序中所有語句次。
      • 特點:度量最低。
    • 分支覆蓋
      • 概念:至少將程序中的每一分支執行一次。
      • 特點:度品強於語句覆蓋:不能李出全部錯誤。
    • 條件覆蓋的概念:
      • 一條路徑中,每個判定可能的條件值至少執行一次。
    • 條件組合覆蓋的概念:
      • 每個判定中所有可能的條件取值組合至少執行一次。
    • 四種測試策略存在以下基本關系:
      • 語句覆蓋<=分支覆蓋<=條件組合覆蓋<=路徑覆蓋
    • 在路徑測試技術中(路徑選取是測試用例設計的基礎,好的用例設計是發現程序錯誤的關鍵。
  • 白盒測試技術
    • 別稱:結構測試技術
    • 依據:程序的邏輯結構
    • 建模工具:控制流程圖
    • 典型技術:路徑測試技術
  • 基於事務流的測試技術
    • 事務:指從系統用戶角度出發所見到的一個工作單元,由一系列操作組成。
    • 事務流程圖:一種表達被測軟件模型的工具。
  • 其他功能測試技術簡述
    • 等價類:把軟件所有可能輸入數據劃分成若干部分,一個部分中各數據發現軟件錯誤的概率一樣。
    • 有效等價類:合理、有意義的輸入數據集合。
    • 無效等價類:不合理、無意義的輸入數據集合。

      情況劃分原則
      輸入條件規定了輸入數據取值范圍1個有效等價類、2個無效等價類
      輸入條件規定了輸入數據的個數1個有效等價類、2個無效等價類
      輸入條件規定了輸入數據的一組可能取值每一個輸入值確定1個有效等價類, 針對這組值確定1個無效等價類
      輸入條件是一個布爾量1個有效等價類,1個無效等價類
      輸入條件規定了必須符合的條件1個有效等價賣 1個無效等價類
      已劃分的某一等價類中各元素在程序中的處理方式不同將此等價類進一步劃分為更小的等價類
  • 邊界值分析
    • 概念:使用等干、小於或大干邊界值的數據對軟件進行測試,發現錯誤的概率較大。故在設計測試用例時應選擇一些邊界值。
    • 使用原則

      情況測試數據
      輸入條件規定了輸入值的范圍等於邊界值的數據,剛剛超過邊界值的數據
      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個數最大個數、最小個數、比最大個數多1、比最小個數少1的數
      輸入域或輸出域是有序集合選取集合的第1個元素、典型元素、最後1個元素
    • 邊界值分析與等價類分析的區別
      • 邊界值分析:著重邊界的測試,測試數據:等於、剛剛大於或剛剛小於邊界的值
      • 等價類劃方:選取測試數據:等價類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
  • 因果圖
    • 重檢查各種輸入條件的組合!
graph TB

id1[分析軟件規格說明書,找出一個模塊的*原因和結果*,給每個原因和結果*賦予一個標識符*]
id2[分析原因與結果間,原因與原因間對應關系,*畫出因果圖*]
id3[在因果圖上*標識*出特定的約束或限制條件]
id4[把因果圖*轉換*成*判定表*]
id5[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來作為依據,*設計測試用例*]

id1-->id2
id2-->id3
id3-->id4
id4-->id5
  • 黑盒測試技術
    • 概念:將被測軟件看作盒子,只通過外部輸入、輸出發現軟件錯誤,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
    • 別稱:功能測試技術
    • 典型:事務處理流程技術狀態測試技術、定義域測試技術
    • 包括:事務流測試、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
    • 依據:軟件行為的描述
  • 在路徑測試技術中,路徑選取是測試用例設計的基礎,好的用例設計是發現程序錯誤的關鍵。
  • 白盒測試技術,又稱為結構測試技術,典型的是路徑測試技術

    分類典型依據
    白盒測試技術
    (又稱結構測試技術)
    路徑測試技術程序的邏輯結構
    黑盒測試技術
    (又稱功能測試技術)
    事務處理流程技術
    狀態測試技術
    定義域測試技術
    軟件行為的描述
  • 單元測試
    • 關注:每個獨立的模塊。
    • 任務:檢驗軟件設計的最小單元—模塊。
    • 指導:詳細設計文檔。
    • 技術:白盒測試技術。
    • 考慮的模塊特征模塊接口;局部數據結構;重要的執行路徑;錯誤的執行路徑
    • 測試設備:
      • 測試中,模塊不是獨立程序,須為每個模塊單元測試開發驅動模塊和承接模塊。
      • 驅動模塊:模擬”主程序”接受測試用例的數據,將這些數據傳送給要測試的模塊並打印結果。
      • 承接模塊:代替被測模塊的下屬模塊,打印入口檢查信息,並將控制返回到它的上級模塊。
      • 注意:被測模塊的內聚程度高/呈功能性,可簡化單元測試
  • 集成測試
    • 任務,關注接口有關錯誤,發現與接口有關的錯誤,將經過單元測試的模塊構成一個滿足設計要求的軟件結構。
    • 驅動模塊:主控模塊,設計承接模塊替代其直接的下屬模塊,按選取的測試方式(先深度/先寬度),在組合模塊時進行測試
  • 有效性測試
    • 技術:黑盒測試技術。
    • 驗證:軟件需求的可追潮性。
    • 任務:關注檢驗是否符合用戶的文檔。
    • 目標:發現軟件實現的功能與需求規格說明書不一致的錯誤。
graph LR

id1[單元測試]
id2[集成測試]
id3[有效性測試]
id4[系統測試]

id1-->id2
id2-->id3
id3-->id4
  • 單元測試以詳細設計文檔為指導。一般來說,它往往采用白盒測試技術。
  • 軟件產品在交付使用前一般要經過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和系統測試。
  • 在單元測試中,由於模塊不是一個獨立的程序,必須為每個模塊單元測試開發驅動模塊承接模塊,後者代替被測模塊的下屬模塊,打印入口檢查信息,並將控制返回到它的上級模塊。
  • 單元測試期間,通常考慮模塊的錯誤執行路徑

第七章

graph TB
id1[軟件生存周期]
id2[基本過程]
id3[支持過程]
id4[組織過程]
id1-->id2
id1-->id3
id1-->id4
  • 基本過程
    • 獲取過程
    • 供應過程
    • 開發過程
    • 運行過程
    • 維護過程
  • 支持過程
    • 文檔過程
    • 配置管理過程
    • 質量保證過程
    • 驗證過程
    • 確認過程
    • 聯合評審過程審計討程
    • 問題解決過程
  • 組織過程
    • 管理過程
    • 基礎設施過程
    • 培訓過程
    • 改進過程
graph TB

id1[軟件生存周期過程]
id2[供應過程]
id3[軟件實現過程]
id4[軟件需求分析過程]
id5[軟件體系結構設計]
id6[軟件驗證過程]
id7[軟件確認過程]

id1-->id2
id1-->id3
id1-->id4
id1-->id5
id1-->id6
id1-->id7
功能驗證確認
定義證實產品是否正確反映規約的需求證實使用的軟件是否滿足需求
作用證實是否正確的反映了所規約的需求證實所期望使用的軟件工作產品是否滿足其需求
區別與該產品所要求的特征進行比較反映特定期望使用的特殊需求
  • 簡述驗證和確認的定義、作用和區別。
    • 驗證是通過提供的客觀證據,證實規約的需求是否得以滿足。(1分)
    • 確認是通過提供的客觀證據,證實有關特定期望的使用或應用需求是否得以滿足。(1分)
    • 確認是通過提供的客觀證據,證實有關特定期望的使用或應用需求是否得以滿足。(1分)
    • 確認的作用是證實所期望使用的軟件工作產品是否滿足其需求。(1分)
    • 驗正是把在生存期上下文中的一個產品與該產品所要求的特征進行比較的活動。(0.5分)
    • 確認是反映特定期望使用的特殊需求,是否滿足其期望的使用。(0.5分)

瀑布模型

  • 概念:將軟件生存周期的各項活動規定為按固定順序而連接的若干階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終得到軟件產品:
  • 作用:支持結構化軟件開發、控制軟件開發的複性、促進軟件開發工程化。
graph LR
id1[系統需求]
id2[軟件需求]
id3[需求分析]
id4[設計]
id5[編碼]
id6[測試]
id7[運行]
id1-->id2
id2-->id3
id3-->id4
id4-->id5
id5-->id6
id6-->id7

增量模型

  • 概念:指需求可以分組,形成一個個的增量,並可形成一個結構,即該模型有一個前提,需求可結構化,在此條件下,對每一增量實施瀑布式開發
  • 適用:”技術驅動”的軟件產品開發,常被工業界所采用
  • 優點
    • 第一個可交付版本需時間和成本較少
    • 減少用戶需求的變更
    • 增雖投資
  • 缺點
    • 初始增量可能會造成後來增量的不穩定
    • 一些增量就可能需要重新開發:
    • 增大管理成本

演化模型

  • 類型:迭代、增量式開發模型
  • 概念
    • 基礎:用戶提出待開發系統的核心需求
    • 過程
      • 根據需求,開發一個核心系統並投入運行,以便用戶能夠有效提出反饋
      • 軟件開發人員根據用戶反饋;
      • 實施開友時送代過程。
  • 迭代:由需求、設計、編碼、測試、集成組成。
  • 適用:事先不能完整定Y需求的軟件

螺旋模型

  • 概念:
    • 在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的基礎上,加入兩者忽略的風險分析;
    • 沿看螺旋線,經歷制定計劃,風險分析,實施工程客戶評估這4個方面的活動;
    • 自內向外每旋轉一圈便產生一個更為完善的新版本。
  • 適用:項目的開發風險很大或客戶不能確定系統需求。

噴泉模型

  • 特征:迭代、無間隙
  • 意義:說明了軟件活動需要多次重復;活動之問沒有明顯的間隙。
  • 適用:面向對象技術的軟件開發。

  • 瀑布模型規定了各開發階段的活動,並且自上而下具有相互街接的固定順序,還規定了每一階段的輸人作為輸出傳送到下一階段。
  • 瀑布模型規定了各開發階段的活動:系統需求軟件需求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運行
  • 螺旋模型是由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結合而建立的一種軟件開發模型。
  • 常用的軟件生存周期模型中,主要用於支持面向對象軟件開發的模型是噴泉模型
  • 軟件開發的螺旋模型適用客戶不能確定系統需求的項目
  • 以下哪個軟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一種風險驅動的模型螺旋模型
  • 軟件開發的增量模型是一種快諫構造產品第一版本的好方法
  • 演化模型具有的特性是有效風險控制機制

過程規劃與管理

  • 選選軟件生存周期模型(SLCM)附步驟
    • 標識開發項目可用的SLCM
    • 標識那些會影響SLCM選擇的屬性
    • 標識為選擇SLCM所需要的任何約束
    • 評估所選擇的SLCM
    • 選擇最能滿足項目屬性和約束的 SLCM
  • 關於軟件生存周期過程的監控
    •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軟件生存周期模型、軟件項目過程管埋的天系
      •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回答軟件開發需要做哪些工作。
      • 軟件生存周期模型 ,回答軟件開發活動或任務如何組織。
      • 軟件項目過程管理,回答軟件過程如何管理。
    •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是軟件生存周期模型和軟件項目過程管理的基礎
    • 軟件生存周期模型為軟件項目過程管理提供支持
  • 對於一個項目而言,過程管理計劃是項目管理計劃的主體,一般還可能存在一些對支持生存周期過程具有重要作用的其他計劃,包括軟件工程管理計劃、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軟件驗證和確認計劃和軟件度量計劃
  • 過程管理包括過程建立、過程評估和過程改進

第八章

  • CMMI(集成化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for Development)
graph TB
id1[軟件CMM]
id2[產品集成開發CMM]
id3[系統工程CMM]
id4[集成化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

id1-->id4
id2-->id4
id3-->id4
  • CMMI提出所基於的基本思想
    • CMMI模型基於過程途徑思想,把軟件質量的 3個支撐點:受訓的人員、規程和方法、工具和設備進行集成,以開發所期望的系統產品。
    • CMMI緊緊圍練開發、維護和運行,把經過證明的最佳實踐放在一個結構中。
    • 該結構有助於指導組織確定其過程的改善優先次序;有助於指導這些改善的實施,以提高其過程能力和成熟度,還支持其他領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開發。
  • CMMI是針對系統/產品開發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了3個源模型:軟件CMM、 系統工程CMM和產品集成開發CMM
  • CMMI模型基於過程途徑思想,把軟件質量的 3個支撐點:受訓的人員、規程和方法、工具和設備進行集成,以開發所期望的系統產品。

  • 簡述CMMI提出所基於的基本思想。
    • 基於過程途徑用想,通過過程把軟件質量的3個支撐點:受訓的人員、規程和方法、工具和設備進行集成。(2分)
    • CMMI緊緊圍繞開發、維護和運行,把經過證明的最佳實踐放在一個結構中。(1分)
    • 該結構有助於指導組織確定其過程的改善優先次序;(1分)
    • 有助於指導這些改善的實施,以提高其過程能力和成熟度,並且還支持其他領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開發。(1分)

CMMI的等級

CMMI 能力等級

  • 為改善其開發過程和維護過程的組織,CMMI提供了2種類型的等級這2種等級描述了2種過程改善的演化路徑:能力等級、成熟度等級
  • 過程能力:是指遵循一個過程可達到的預期結果的程度。
  • 能力等級:一種過程改善路徑,該路徑可使組織針對單一過程域不斷改善該過程域,即指在單一過程域中己達到的過程改善。能力等級是為了管理,對過程改善程度所設定的幾個”台階”。
  • CMMI有6個共用目標,用於表征過程制度化的程度,能萬等級1~5分別對應共用目標1~5的過程代表著過程制度化程度的提高。故共用目標編號越小,制度化程度越低。

    等級描述
    0級未完成級
    1級已執行級
    2級已管理級
    3級已定義級
    4級已定量管理級
    5級持續優化級

組織成熟度等級

  • 成熟度等級:一種過程改善路徑,該路徑可使組織通過關注一組過程域不斷改善一組相關過程域:意在改進組織的整體性能。
  • 成熟度等級的組成:由預先定義的一組過程域集及其相關的一些專用實踐和共用實踐
  • 能力等級成熟度等級可用於評定活動、估算,作為過程評估的結果。

    等級描述
    1級初始級
    2級已管理級
    3級已定義級
    4級已定量管理級
    5級持續優化級
  • CMMI的能力等級和成熟度等級在概念上是互補的,區別在於能力等級是用來表征組織對單個過程域的改善。
  • 在CMM模型中,遵循一個過程可達到的預期結果的程度是過程能力
  • CMMI模型提供了兩種過程改善路徑,一是稱為能力等級的過程改善路徑,二是稱為成熟度等級的過程改善路徑。
  • CMMI有6個共用目標,用於表征過程制度化的程度。目標編號越小,說明該過程的制度化程度就越
  • 簡述CMMI成熟度等級的概念、劃分和組成。
    • 成熟度等級是指達到預先定義的一組過程域所有目標的一種過程改善等級,意在改進組織的整體性能;(1分)
    • 1級一初始級、2級一已管理級、3級一已定義級、4級一已定量管理級、5級一持續優化級
    • 成熟度等級是由預先定義一組過程域集及其相關的一些專用實踐共用實踐組成的
  • 簡述CMMI模型支持的兩種過程改善路徑。
    • 為了改善其開發過程和維護過程的組織,CMMI提供了兩種類型的等級
    • 能力等級是一種過程改善路徑,該路徑可使組織針對單一過程域不斷改善該過程域:
    • 成熟度等級也是一種過程改善路徑,該路徑可使組織通過關注一組過程域不斷改善一組相關的過程域;(1分)
    • 這兩種等級還可用於評定活動、估算,作為過程評估的結果;
    • 能力等級和成熟度等級,這兩種等級描述了兩種過程改善的演化路徑。(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