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展出與展覽
Published:
來源
- 這篇文章主要是記錄博物館管理一些重點筆記
定義
- (Verhar and Meeter,1989)展覽旨在成為大量公眾的溝通公法、主要是靠視覺與立體空間的方法,目的在於傳達有關於人類與其周圍環境的物質資料的信息、想法與情感
展示的類型
常設展/核心展
- 被規劃成核心概念結構、敍事線或論述的一部分
- 不應該觀眾感到疲勞,且不會讓人覺得很快會過時
- 用持久耐用的材料
- 小型博物館不傾向設置”常設展”, 更傾向一到三年為期的展覽
臨時展
- 為期一至三個月,或三到六個月
- 不用遵從博物館的整體展示政策和敍事線的約束
- 特定時間看新事物的機會
巡迴展
- 簡單的單一物品或一組物品的展覽
- 或斥資數百萬的超級大展
- 吸引了龐大的觀眾羣,供給觀眾一無二的觀看稀少和珍貴物品的機會
物品在展覽環境下的詮釋
- 物品不會自己交流,需要研究員、教育人員和設計人員賦予它們詮釋和支持
- 物品本身也許並不重要,但它所處的環境或歷史卻使它具有重要意義
- 把信息植入展覽裏,有助於傳播其主題,讓一般觀眾或專家更好地瞭解和尊重它們
- 表現真實物品的承載意義,以及讓其對觀眾變得有意義,都屬於溝通的一部分
- 背景環境、與其他物品的關係、展示的位置、周圍的色彩,甚至是展覽所使用的簽牌,都會使物品產生不同的意義
與其他博物館活動有關的展覽管理
- 展覽過程中,周密的規劃、時間的安排、資金預算與設計展覽本身一樣有著同等的重要性
- 需要”展覽項目經理”加入
- 可以是館長,或來向”外部的”專業設設團隊
設計:基本的規劃與設計過程
- 規劃
- 研究/詮釋
- 設計
- 製作
- 安裝
規劃
- 有助於決定規劃案的目標與可行性
- 在組織展覽中,將可用的人力、科技與經濟資源以及時間與費用的估計,皆納入考慮範圍
陳列或展覽的具體目標
- 美學或者教育性
目標觀眾
- 對觀眾的認知幾乎是所有需要考慮因素的絕對基礎
- 響應觀眾的需要的博物館必須判斷
- 預先的閱讀與其他交流的程度程度和觀眾可能已經瞭解主題背景知識的程度
可行性
- 陳列的物品:可得性、維護與安全問題
- 可利用的空間:規模;可接近的程度,包括佈置以及開啟後方便殘障觀眾的使用
- 可利用的人力資源
- 時間,特別節目和其他活動,以及規劃及安裝𧙛置的時間需求
- 費用,估計項目預算、包括建造、運輸、宣傳、維護和拆卸
- 確定展覽團隊的核心成員及團隊組織方式
展覽團隊結構
- 行政管理
- 專業人員:研究、維護、設計和教育
- 技術人員:攝影、照明和音效
- 工匠技師:標本、電氣、佈置和安全技師
與展覽發展有關管理員的典型責任
- 建立展覽概念
- 提出發展有關主題的、科學的腳本
- 選擇物品或美術作品及其圖片說明
- 實踐或督導所需要的檔案文件
- 撰寫信息板和標簽的內容,以及其他文字信息
- 在故事說明板/平面圖表系統的設計上給予設計人員的建議
- 監督輔助素材的建構
- 督導展覽的佈置與架設
- 撰寫展覽目錄或指南
設計過程
- 根據故事說明板的主題及其他視覺與傳播需求,來評估及分配展覽空間
- 決定需要的流通空間,包括殘障者進出的需求、安全需要以及官方法律上的規定,例如火警逃生路線
- 以單位、區塊、分區來檢視和區分物品,以符合腳本及故事說明板的主題與子題
- 與維護人員或管理人員討論所有關於收藏品的議題。
- 與教育專家討論信息的層次和故事線的教育性結構。
- 設計展覽貯藏設備系統,包括:看板、獨立的展示立櫃、屏幕層架、大型箱櫃、桌上型箱櫃、牆面掛式壁板,以及其他牆面的附加飾件
- 決定設計平面圖表及印刷系統的色系搭配,並加以分佈及配置。
- 與照明專家及維護人員討論設計照明系統。
- 與音效專家及教育專家討論設計聲響系統。
- (若有需要)與其他專家及維護人員討論設計其他的特殊裝置。
建造工作
- 空間:制定展覽區域內的空間、牆、隔板或天花板和故事說明板
- 展覽空間的具體準備:抹灰泥、油漆、電路安裝。建議考慮維護方針。
- 木工與泥塑工。
- 貯藏設備與任何輔助(展示的)元素。
- 展示櫃所需的玻璃與丙烯酸樹脂元素。
專業製作
- 平面設計:圖表、地圖、素描、說明標籤牌以及展示單元標題
- 複製品與臨摹品。
- 模型與仿真實境。
- 可走入其中的套裝佈景與重建物。
- 時代展示室 period rooms)。
- 着裝的人體模型。
- 物品支架。
完成展覽
- 一旦所有的建構工作、電路管線、裝飾、牆面、地面平臺,牆面附加飾件的固定以及展示櫃組裝的固定都已全部完成,接下來就要徹底整理乾淨工作區域,並且要進行燈光測試。
- 主題板、文字和圖標組件、插畫和照片的安裝可以由設計團隊或承包商完成;
- 由管理人員或維護人員來執行的原物品佈置便可開始。所有人體模型的着裝工作都要在此階段完成,
- 最後的燈光調整和測試工作要按照協議認可後的維護需求,根據安全照明的標準執行。
- 最後,管理人員、維護人員、教育專家、設計人員和其他任何相關的專家,通常還包括館長,共同檢視陳列或展覽的最後結果並批准通過。
- 在這之後,關上展示櫃,對展覽空間再做一次全面的清潔,準備對公衆開放。
展覽與博物館傳播及教育
- 展評專家錢德勒·斯科裏文(Chandler Screven)曾描述過另一個評估方法,即在展覽佈置期間、開放之前執行評估工作,這是最容易發現與修正錯誤與問題的時刻。
評估對於幫助未來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與工作系統也非常重要。
- 公開陳列和展覽是博物館最重要的傳播工具。
- 一名優秀的設計人員應該追求傳播力的提升,通過創造富有吸引力的陳列,
- 借鑑來自劇場的照明技術經驗,把重點放在展覽預期中最想突出的點上。其目的在於激發觀衆的動機以及提升其好奇程度。
- 博物館展覽實質上是視覺傳播的一種形式。
- 它通過展品和藝術作品,以文字看板、標題、個別物品說明標籤牌上的平面設計和文字信息爲輔助,來達成視覺傳播的目標。
- 其最終目的應是用清楚和精確的文字與視覺語言傳達陳列或展覽信息,使其在任何預期的詮釋層次上都易於瞭解,就如同一份優秀報紙或雜誌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