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less than 1 minute read

Published:

來源

信息

信息的含義

  • 信息是一個很抽象、很複雜的概念,它最早出現於通信領域。
  • 信息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過載體所發出的消息、情報、指令、數據及信號中所包含的一切可傳遞、可交換的知識內容
  • 在通信系統中,比如廣播、電視和導航等系統中,傳輸的就是各種各樣的信息。而在不同的系統中,所傳輸的信息有着不同的表現形式。
  • 這些形式必須可以被人的感官所接受

信息與消息的關係

首先看一個簡單的通信的例子。廣播是一種單向通信形式。 比如,我們聽廣播,氣象預報說,明天“大雨”。這個消息就告訴了我們,當地的氣象狀態的具體形式是“大雨”。這就是一個消息,因爲它描述了客觀物質世界的某一種運動狀態,或者存在形式。 所以說,消息中包含了信息,消息是信息的載體,信息是消息的內在形式。人們是通過得到消息來獲得信息的。 信息和消息的關係具有以下特點:

  1. 同一個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消息來表述。如一條戰爭新聞可以通過電視、網絡和報紙等不同的消息形式來表述
  2. 同一則消息也可以載荷不同的信息,它可能包含非常豐富的信息,也可能包含很少的信息,甚至不包含信息
  3. 消息與信息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

信息與信號的關係

  • 信息也不等同於信號。在各種實際的通信系統中,爲了對消息進行正常的傳輸和處理,往往要對消息作一些變換,把它們變成適合信道傳輸的物理量,這些物理量一般稱爲信號,比如光信號、電信號等。
  • 信號中攜帶着消息,它是消息的運載工具。例如,通過手機發送一個短信(短消息)給手機系統是一種無線移動通信系統。

信息的定義

  • 香農對信息作了科學的定義,他指出:信息是對事物運動狀態或存在方式的不確定性的描述。
  • 通信的過程是一種不確定性的消除過程。原來的不確定性消除得越多,獲得的信息也就越多。因此,可能出現三種結果:
    1. 如果原來的不確定性被全部消除了,那麼就獲得了全部的信息。
    2. 如果原來的不確定性被部分消除了,那麼就獲得了部分信息。
    3. 如果原來的不確定性沒有消除,那麼就沒有獲得任何信息。

借息的特證

信息廣泛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具有很多特徵,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社會性 信息一開始就直接聯繫於社會應用,它只有經過人類加工、取捨、組合,並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才真正具有使用價值。信息化的發展表現爲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深刻影響或改變。
  2. 傳遞性 任何信息只有從信源出發,經過信息載體傳遞,才能被信宿接收並進行處理和運用。也就是說,信息可以在時間上或空間上從一點轉移至另一點,可以通過語言、動作、文獻、通信和電子計算機等各種媒介來傳遞,而且信息的傳遞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信息在空間中的傳遞稱爲通信。信息在時間上的傳遞稱爲存儲。
  3. 共享性 信息是一種資源。不同的個體或羣體,在同一時間或不同時間均可共同享用這種資源。例如,千家萬戶可以同時收看同一節目源,即羣體同享一種信息資源。
  4. 不滅性 信息從信息源發出後,其自身的信息量並沒有減少,即信息並不因爲被使用而消失,它可以被大量複製,長期保存,重複使用。 信息的提供者並不因爲提供了信息而失去了原有的信息內容和信息量。 各用戶分享的信息份額也不因爲分享人的多少而受影響。
  5. 時效性 信息應能反映事物最新的變化狀態。例如,基於知識的信息產業是競爭最激烈、變化最急劇的產業,在這一領域內,對知識與信息的獲取與利用,只要領先或落後幾個星期、幾天,甚至幾個小時,都足以使一個企業成就輝煌或面臨破產。
  6. 能動性 信息的產生、存在和流通依賴於物質和能量。反過來,信息又能動地控制或支配物質和能量的流動,並對改變其價值產生影響。例如,信息社會的新型人才必須具備很強的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它不僅是信息社會經濟發展對新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動信息社會向前發展的基礎。
  7. 客觀性 信息是客觀存在的。信息的產生源於物質,信息產生後又必須依附於物質,因此信息包含於任何物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