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統計局-知識教室(名詞解釋)
Published:
簡介
- 這是瀏覽澳門統計局-知識教室的一些筆記 -weblink
人口
- 常住人口:普查參考時刻之前或之後的六個月,在澳門居住三個月或以上的人士。
- 流動人口:普查參考時刻之前或之後的六個月,在澳門居住一個月或以上但少於三個月的人士。
- 勞動人口是指在參考期內,可參與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的年齡在16歲及以上人士,分為就業人口及失業人口。
- 就業人口是指在參考期內,為賺取報酬、利潤或家庭收入而工作最少一小時的年齡在16歲及以上人士;包括沒有上班但與僱主保持正式工作聯繫的僱員,因特定原因而暫時沒有上班的公司東主或股東。
- 失業人口是指在參考期內沒有工作或與僱主沒有正式工作聯繫、可隨時接受有報酬工作或自己做生意,在過去30日尋找工作的年齡在16歲及以上人士。此外,與僱主沒有工作聯繫並正尋找工作,但因疾病或分娩而暫時不能工作的人士亦視為失業人士。
就業不足人口是指在參考期內非自願地工作少於35小時,並可隨時接受更多的工作或正在尋找更多工作的就業人士。
- 出生率:全年新生嬰兒數目與年中人口的千分比。
- 死亡率:全年死亡人數與年中人口的千分比。
- 自然增長:全年新生嬰兒數目減去死亡人數。
- 自然增長率:自然增長與年中人口的千分比。
- 離婚率:全年離婚宗數與年中人口的千分比。
- 勞動力參與率是勞動人口佔年齡在16歲及以上人口的百分比。
- 失業率是失業人口佔勞動人口的百分比。
- 就業不足率是就業不足人口佔勞動人口的百分比。
平均初婚年齡
歲組(x) | 未婚女性比例 P(x)*100 |
---|---|
16-19 | 99.0 |
20-24 | 84.5 |
25-29 | 53.5 |
30-34 | 27.4 |
35-39 | 16.8 |
40-44 | 11.4 |
45-49 | 8.9 |
50-54 | 7.8 |
首先, 表中統計的是同一年份出生的100名女士在不同年紀還沒有結婚的數據,即A女士在31歲結婚, 那麽她在16-19組別、20-24組別、25-29組別都有貢獻百分比。
- 100名16-49歲未婚生活年數
- 下式是除了第一組別(16-19)的間隔是4年, 其餘為5年
- 0-49歲未婚生活年數
- 下式的16是第一組別(16-19)的最開始年紀, 100是同一年出生的人數
- 50歲未婚女性比例
- 下式的0.5是取中間值
- 50歲仍未結婚的女性未婚生活年數
- 50歲前已結婚的女性未婚生活年數
- 女性在50歲時已婚者比例
- 女性結婚時平均初婚年齡
消費物價指數(CPI)
- 消費物價指數:量度住戶普遍購買的消費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指標,指數的變動率一般用來表示通貨膨脹率。澳門消費物價指數的計算方法是根據住戶收支調查所得的住戶消費結構,訂定具代表性的商品及服務和權數;再透過消費物價調查定期收集有關商品及服務的零售價格,以計算消費物價指數。 -「一籃子」商品及服務: 由於消費物價指數不可能收集及計算住戶購買所有商品及服務的價格,因此必須挑選具代表性的商品及服務。消費物價指數所採用的商品及服務必須為住戶最終消費的項目,因此不包括用作投資儲蓄、謀利及非消費開支的項目。
- 商品及服務是根據住戶收支調查所得的住戶消費結構,按每項商品及服務佔住戶總開支的百分比挑選。首先挑選佔總開支百分比較高的項目(如鮮活食品、外出用膳、衣履及租金等);其次是佔總開支百分比相對較低,但住戶經常購買的項目(如鹽、糖及報刊等);以及由行政定價的項目,主要是公共服務(如自來水、電力、電訊及公共交通等)。
- 通脹率:反映消費者普遍購買的商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動,由於每個人的消費習慣及喜好不盡相同,因此,若將自身購買商品及服務而感受的物價變化與整體物價變動比較,便會形成個人感受的物價升幅與通脹率的升幅不同。
旅遊
- 旅客:指到訪澳門及逗留少於一年的非澳門居民,其到訪目的並非從事有報酬工作。另外,旅客並不包括在澳門居住的外地留學生。
- 入出境旅客:可分別按原居地及國籍劃分,旅客原居地是其慣常居住地點,國籍是指旅客的公民身份,例如:在港留學的內地生來澳旅遊,按原居地統計為香港旅客,按國籍統計屬中國大陸旅客。旅客原居地可準確反映旅客來源、主要客源市場和變化,對規劃旅遊推廣、投資、分析研究等十分重要。
- 入住率:是反映酒店及公寓客房的佔用情況,即佔用客房數目與可供應客房總數的百分比。可供應客房應扣除員工使用、維修中及其他用途客房。
- 旅客消費:旅客逗留澳門期間購買作自用或饋贈的商品及服務的支出,無論有關消費由旅客、親友或僱主(公幹)支付。旅客消費不包括博彩消費、捐款、作轉售或投資用商品的支出。
- 商業展覽:主要是促成參展商與企業或消費者之間的商業交易,入場人士主要為參觀有關展覽。
- 商業展覽包括:
- 展示、宣傳及(或)銷售產品;
- 展示產品及服務。
- 文化展覽主要展示非商業或銷售用途的文化藝術品,例如:書畫展、攝影展、專題展覽等。
- 商業展覽包括:
本地生產總值
- 本地生產總值: 代表一經濟體在核算期內(一季或一年)生產貨物及服務的淨產值
- 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代表該經濟體每位居民平均生產的貨物及服務的價值。通過比較,可反映不同經濟體的經濟表現、規模及發展水平。
- 本地生產總值可採用支出法、生產法及收入法進行計算
- 本地生產總值(支出法) = 私人消費支出+ 政府最終消費支出+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庫存變化+ (貨物及服務出口- 貨物及服務進口)
- 本地生產總值(生產法) = 本地生產者的貨物及服務生產總額- 生產過程投入及消耗的貨物及服務
- 本地生產總值(收入法) = 僱員報酬+生產稅淨額+固定資產折舊+經營盈餘
- 產業結構: 指一個經濟體的不同產業,以及構成該產業的內部行業,由內部行業的本地生產者實現的增加值計算。產業結構說明該經濟體是由哪些產業組成、有關的產業是由哪些行業組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 本地居民總收入 = 本地生產總值+ 本地居民在境外賺取的要素收益- 非本地居民在境內賺取的要素收益
- 要素收益包括直接投資收益(例如紅利)、有價證券投資收益(例如分派的股息及債券利息收益)、其他投資收益(例如存款及貸款利息收益)及僱員報酬。
- 實質本地居民總收入是反映居民總收入的實質購買力,相等於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加貿易價格比率變動的調整項,以及實質對外要素收益淨值的總和。
- 貿易價格比率變動是因為進出口價格的改變,令相同數量的出口可換取的進口量有所不同,例如:出口價格高於進口價格,相同數量的出口賺取的收益可購買更多數量的進口。實質對外要素收益是應用內部需求的內含平減物價指數進行平減。
- 從收益層面,本地生產總值代表從生產貨物及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收入,有關的收入可由本地居民或非本地居民賺取;同時,一個經濟體的開放程度越高,該經濟體的居民在境外及非居民在境內的經濟活動將越頻繁,其居民總收入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差距亦越大。本地居民總收入資料對於研究居民收入、投資和內部需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 本地生產總值內含平減物價指數是量度整個經濟體的價格水平變化,反映該經濟體的價格變動;消費物價指數是計算住戶購買的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化,反映私人消費的價格變動。儘管兩項指數同為反映價格變動的指標,但涵蓋範圍及用途有很大的分別。
- 為使公眾能及時掌握最新的經濟情況,本地生產總值需要在修訂頻率、準確性與時效方面取得平衡。在數據修訂方面,編制年度本地生產總值亦修訂季度計算,使季度及年度數據保持一致。另外,使用者須留意季度本地生產總值資料修訂較年度的頻密,應使用修訂後的最新數據。
- 季節性變動是指受重覆的週期性因素影響而出現波動,令原本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但未經調整的數據未能反映其真正變化及方向;因此,如應用未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直接比較時,須考慮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常見的季節性因素包括:假期(農曆新年、勞動節及國慶假期入境旅客較多);特定時段(交稅、新學年開始)、天氣 (對某些行業的影響)、普遍預期(聖誕節的理想銷情會影響特定時間的生產)。
- 本地生產總值定期進行的主要修訂可以提升資料素質和可比性,並配合經濟的發展情況。包括採用最新國際建議及指引、應用新增的行政資料及統計數據對本地生產總值作出全面的修訂。修訂後的本地生產總值及產業結構能準確和合理反映經濟發展狀況。
- 過往採用不變價格計算本地生產總值的物量變化是以一基年的價格結構為權數,將各組成部分的物量加總,但相距基年越遠,其價格結構的適用性則越低;隨著澳門經濟迅速轉變,採用不變價格未能準確反映經濟實際情況。經參考國際建議,改用環比物量計算本地生產總值的物量變動;環比物量是採用上一年的價格結構為權數計算當年的本地生產總值物量,由於相鄰兩年的價格結構相近,可更準確反映本地生產總值的實質變動。
貿易
- 澳門對外商品貿易分為:
- 進口:從外地輸入澳門的貨物,不包括再進口及轉運貨物。
- 再進口:先前從澳門出口再輸入澳門的貨物。
- 出口:輸出澳門的貨物,相等於本地產品出口及再出口的總和;不包括暫時出口及轉運出口的貨物。
- 本地產品出口:任何以澳門為原產地的出口貨物。
- 再出口:任何先前進口但未經加工再直接輸出澳門的貨物,或經加工但仍不足以取得澳門為原產地資格而輸出澳門的貨物。
- 暫時出口:任何輸出澳門的貨物,其目的在於以相同狀態或在外地經過加工、改進或維修後再輸入澳門。
- 轉運:僅在澳門經過或轉運的貨物,其下一目的地已在相關文件中列明,轉運的貨物通常不用辦理清關手續。
- 貿易餘額相等於出口減進口價值,正數稱為貿易順差,負數稱為貿易逆差。
- 貨物進口價值是以到岸價 (c.i.f.)計算,所謂到岸價係指貨物本身價值,加上一般成本(保險費、佣金及文件費用等)及到達本澳的運輸費用。
- 貨物出口價值是以離岸價(f.o.b.)計算,所謂離岸價係指貨物本身價值,加上一般成本(本地保險費、佣金及文件費用等)及運送至本澳邊境的運輸費用。 一般來說,進口貨品的到岸價值較離岸價值為高,因為前者包括了貨物從出口地區到達進口地區所涉及的保險及運輸費用。
- 澳門對外商品貿易指數包括價值指數、單位價格指數,以及數量指數,用以反映商品貿易的貨值、貨物價格及數量的變化。另外,貿易條件指數相等於出口單位價格指數與進口單位價格指數的比率。
- M0流通中的現金
- M1是指狹義貨幣供應量,包括流通貨幣及活期存款。
- M2是指廣義貨幣供應量,包括M1及準貨幣負債;而準貨幣負債包括儲蓄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及存款證明書。
- 標準貨櫃 (TEU) 是國際用作計算海運貨櫃的單位,每單位相等於20呎標準貨櫃。 櫃次主要用於量度入出境貨櫃的流量,入境或出境均逐次計算。例如:出境的十隻40呎貨櫃相等於20隻標準貨櫃,貨櫃流量為10(櫃次)。
- 堅尼系數是根據洛倫茨曲線計算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假設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和收入分配絕對平等線之間的面積為A(下圖),實際收入分配曲線右下方的面積為B,並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這數值稱為堅尼系數或稱洛倫茨系數。
- 堅尼系數的數值在0至1之間,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而1則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小,堅尼系數亦越接近0;相反,收入分配越趨向不平等,洛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大,堅尼系數也越接近1。
- 堅尼系數>0.4已是國際警界線